遂农函〔2023〕122号
遂宁市农业农村局
关于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
第68号提案办理答复的函
戴虹宇委员:
您在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提出的《以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共同富裕发展》(第68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我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我市连续2年获得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优秀等次。
持续加强要素保障
一是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严格落实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种粮大户补贴等政策性补贴,2022年兑付补贴资金4.2亿元。同时,市县财政落实专项资金对撂荒地复耕、大豆扩种予以补贴,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市县两级乡村振兴硬投入逐年增加,出台整合涉农资金保障重点项目投入五条措施,设立乡村振兴资金专户,有效保障财政投入精准性。三是重视金融保险服务。在全省率先探索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机制,累计发放农业产业发展贷款17亿元。在全省率先开展大豆保险试点,保费按“三七”比例由农户、财政分担,全省首单大豆保险成功落地遂宁。
持续做优特色产业
一是农业园区梯次建设。推动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要素向特色产业、农业园区加速集聚,船山生猪大豆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纳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建成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5个、市级21个。二是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突出本土特色优结构,坚持“一县一特”“一特一片”,精细布局精品粮油、绿色菌菜、特色水果、道地药材等6大特色产业带,10万亩渝遂绵优质蔬菜生产带核心示范基地加快建设。三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坚持“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发展,生猪、白羽肉鸡形成完整产业链条,荣获“中国肉类罐头之都”称号,成功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4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6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个。
持续做好带动增收
一是建立人才下乡激励机制。制发《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服务乡村振兴的十条措施(试行)》,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到村集体经济组织举办的经营主体兼职、挂职,组织70余名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服务。探索“村集体经济组织+职业经理人”模式,聘请职业经理人经营管理集体资产,储备集体经济发展人才735人,建立集体经济发展与管理人员报酬待遇增长挂钩等机制。二是持续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建成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性家庭农场346家,耕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43.6%、居全省前列。三是多元发展集体经济。已探索形成资源开发、资金入股、合作共营、资产租赁、服务创收、联村共建等多元发展模式,射洪市洋溪镇桃花山村资金入股农业企业的模式进入全省“十大典型模式”案例,射洪市二教寺村入围全省十大典型案例备选案例,示范效应初步彰显。2022年全市村集体经济纯收入1.38亿元、同比增长72.7%。
感谢您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对农业农村工作给予支持。
遂宁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6日
(联系人:谢柳 联系电话:2397516)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办公室效能和办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