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让“天府粮仓”装进更多遂宁优质粮 ——写在世界粮食日之际

来源:全景遂宁 发布时间:2023-10-20 10:13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今年全球活动主题确定为:“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粮食之本。不让任何人掉队。”世界粮食日所在周是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是“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

  今年以来,我市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夏粮喜获丰收,秋粮面积增幅明显,丰收形势喜人。我市用实际行动端稳饭碗,让“天府粮仓”装进更多遂宁优质粮,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p14_b.jpg

  射洪市2023年度水稻机收减损技术培训会现场。(资料图片)全媒体记者吴奉家摄

  打好“组合拳”

  夯实粮食丰收基础

  秋收时节,五彩斑斓的丰收画卷在遂宁的广袤田野铺展:前不久,绍兵家庭农场内,收割机在田里穿梭,一排排金黄的稻谷颗粒归仓。收割后的稻谷被第一时间转运到附近粮油加工厂,真正实现了收割、烘干到成品大米的无缝衔接。

  在奉光荣家庭农场,测产验收专家卷起裤腿下到田间,忙着测产。经过现场测量亩数、测出籽率、称重、折合水分等环节,春大豆夏玉米带状间作示范片玉米平均亩产540.89公斤、大豆平均亩产130.4公斤。

  这背后,是遂宁聚焦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20万亩以上、总产量在148万吨以上目标,一关一关过,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力保全年丰收。同时,全市各地积极谋划晚秋生产,确保粮食面积和产量双增长。

  在粮食收购环节,我市坚持把种粮“好收成”变成农民“好收益”,主动对接农民需求,及时向农民提供粮食清理、干燥、储存、加工、销售等服务,让农民卖“明白粮”“舒心粮”。同时,依法打击收购粮食压级压价、操纵价格、未及时支付售粮款,以及“虚假收购”“先收后转”“以陈顶新”“以次充好”“转圈粮”等违法违规行为。

  优质粮油消费需求升级倒逼种植结构优化,各地着力提品质、创品牌,涌现出“三家大米”“弯哥鱼米”等品种好、品味高、品相佳、品质优的粮油产品,消费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加快转变,百姓的“米袋子”装上了更多优质粮。

  以科技为支撑

  提升粮食仓储管理水平

  电子测温、机械通风、远程监控系统……粮仓内清凉干爽,稻谷、玉米、大豆等作物在其中畅快“呼吸”。这样的场景在我市的国有粮仓随处可见。

  种好粮,还要储好粮。我市围绕实现粮食仓储管理“绿色化、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目标,着力开展仓储精细化管理、绿色标准化仓房提档升级、低温储粮技术标准应用、综合储粮环保技术应用研究、智能粮库信息化应用,实现绿色储粮可持续发展和技术应用良性循环,以有力举措守住管好“遂州粮仓”。

  2021年优质粮食工程“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实施以来,我市升级改造粮仓约16万吨,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超30万吨。目前,我市正积极推进地方储备粮监管信息化建设,强化智能粮库信息化运用,持续推动仓储功效升级,为绿色储粮技术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随着优质粮食工程的深入实施,我市建成15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有效促进节粮减损和助农增收。

  牢记殷殷嘱托

  全力夯实“天府粮仓”根基

  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四川的时代重任之一。牢记殷殷嘱托,我市认真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遂宁样板区。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在全省率先将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不断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实现所有行政村都有新型经营和服务主体引领带动。

  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应用平台,强化人才智力支撑,推进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断建强种业基地。实施农机装备研发补短板工程,推进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建设和现代农业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数字农业。

  我市还分类分级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精耕细作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着力打造一批“遂字号”特色农产品。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功能食品产业,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