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农函〔2023〕74号
遂宁市农业农村局关于
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198号提案办理答复的函
起国川委员:
您在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的建议》(第198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十四五”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四川省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精神,逐步打造全链条,充分发挥人才引领乡村振兴的关键作用,不断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和发展后劲。
一、精准定位、全面培育,让乡土人才“强”起来
(一)做好“头雁”培育。“十四五”以来,每年面向全市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人、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及种养大户等,严格臻选60名左右“头雁”项目培育对象,逐渐形成“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乡村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达到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共同致富增收目的。择优高校作为培育机构,采取累计一个月集中授课、一学期线上学习、一系列考察互访、一名导师帮扶指导的“4个一”培育模式,对带头人开展为期1年的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互助式培育。
(二)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结合各地主导产业,开展种养、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培训,部分项目县按照产业开设专题班。并按照综合素养、专业能力、能力拓展三大模块,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法律法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金融信贷、“三品一标”、产品营销、品牌打造、加工物流、绿色发展、休闲农业、生态环保等具体课程编排和实习实践内容,提升培训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每年分类、分层、分专业开设川粮油、川猪、川菜、川鱼、现代种业、农机装备等专业培训班20余个,每年免费培训各类高素质农民900余人。
(三)创新开展乡村人才学历提升培训。一方面,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在全省率先从市级层面开展乡村人才学历提升培训,定向培养农产品流通与管理、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村镇建设与管理等四个专业方向全日制大学专科生,提高乡村人才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积极与省厅汇报,争取与“四川省乡村振兴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设立遂宁教学点或者实习实训基地等。
二、产业带动、平台集聚,让乡土人才“干起来”
(一)加快人才向现代农业产业集聚。依托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等平台和载体,支持返创人员创业创新,鼓励吸引返创人员入园区、进基地,避免“单打独斗”。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6个,市级特色产业村41个,县级及以上现代农业园区48个。在农村乡镇、现代农业园区、大型农业龙头企业等,设立专家服务基地、专家工作站等,吸引人才下沉乡村,发挥科技参谋、桥梁纽带、专业服务、项目策划和引才育才作用,以乡村产业集群催生人才扎堆。大力建设一批乡村技能大师工作室,加快聚集技艺精湛、扎根农村、热爱乡土的乡村工匠人才助力服务乡村振兴。
(二)实施“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通过投资、技术服务、入股以及招商等形式,发展新型农业主体和农村新业态,引导人才投身乡村振兴。
(三)实施科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千万行动。选派千名农业科技人员进千村入万户,截至目前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1.1万余次;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建基地、延链条、育品牌,引领“6+3”产业成片成带成规模。
三、组织关怀、健全保障,把乡土人才“引回来”
(一)加大乡村人才返乡创业扶持力度。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方案》《遂宁市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二条措施》等文件,鼓励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农业科技人员等各类群体返乡下乡创业创新,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发展。
(二)健全服务保障配套政策。开辟乡村人才服务绿色通道。逐步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为乡村人才提供政策咨询、职称申报、项目申报、融资对接、业务办理等服务。完善乡村人才家属随迁、子女入学、医疗住房保障等配套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建立乡村人才公寓,确保乡村人才工作安心、生活舒心、干事顺心。
(三)强化政治引领和组织关怀。贯彻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开展定期、不定期走访慰问,切实关心了解乡村人才工作生活实际,着力解决住房、就业、户籍、医疗和子女教育等问题。
四、正面激励、强化宣传,让干事激情“燃”起来
一是开展人才认定。以“遂州英才”工程为统揽,大力实施川中明珠、市农业学带及后备人才等人才评定。聚焦现代农业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认定一批富有情怀和担当的遂宁籍人才创新创业、共促发展。二是开展人才评选。积极开展“农村致富带头人”“种粮标兵”等评选,对在种植、养殖、农业技术推广、产业融合、增富致富等方面起到明显作用的农村实用人才进行表彰,促使其继续发挥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带动周边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的引领作用。继续做好“百村千户示范评选”。2023年是乡村人才振兴百村千户示范工程评选5年行动的最后一年,将确保所有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三是营造爱才氛围。利用融媒体、新媒体平台多渠道、多方式加强对乡土人才事迹的宣传推广,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乡村振兴工作的关注,并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您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
遂宁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4月19日
(联系人:穆思如 联系电话:15638391009)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办公室效能和办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