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为载体,兴“赈”之实效。近年来,安居大力实施以工代赈,广泛动员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与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建设,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并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不断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安居以工代赈项目
近日,在安居区西眉镇玉石村,安居区2024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现场,村民们铆足干劲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这是安居以工代赈的“试验路”,串起了700余户2000多名村民对乡村振兴的美好憧憬。除了6.85公里的道路建设,工程内容还包含8个蓄水池修建、两个山坪塘整治。安居区积极引导村民以工代赈参与项目建设、监督,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务工,通过有偿劳动由乡村建设的“看客”变为“主角”。
安居区2024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理事会理事长向小容告诉记者:“这条路5月23日开工,争取在12月底完成 。目前已经硬化了一公里多,正在铺连砂石,已经完成了总进度的30%左右。”
据悉,西眉镇将专业技能培训课堂从教室搬到项目现场,对务工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培训,并聘请专业机构对项目质量进行检测,为以工代赈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安居区2024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共吸纳了本地劳动力300余人,共计发放劳务报酬70余万元,预计发放178万元。
务工人员劳动技能培训
安居区发展改革局农村经济股股长任燕介绍,每月的劳务报酬由项目理事会通过每天的务工考勤,按月形成劳务报酬发放台账,经过镇村审核并公示,10天以后,再由安居区发展改革局通过一卡通平台,直接发放到每个务工群众的手中,保证了资金发放的及时、公开、透明。
据了解,2020年至今,安居区共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1个,争取上级资金4187万余元,吸纳当地群众就近务工2000余名,发放劳务报酬1000余万元。多年来安居区始终坚持最大程度扩大就业容量,努力拓宽当地困难群众就业渠道,助力群众增收。同时把以工代赈项目作为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有效补充,项目重点投放在遂宁红苕产业园、莲藕产业园、糯稻产业园、乡村旅游和主导产业,支撑遂宁红苕产业园、莲藕产业园先后成功创建市级5星园区、市级3星园区。解决了4万多群众急难愁盼的基础设施短板问题,提供了更多就业渠道,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
安居以工代赈项目建设现场
“安居区2025年一共申报了3个以工代赈项目,预计争取国家资金1750万元,为当地务工群众发放劳务报酬610余万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以工代赈项目监管,切实发挥以工代赈项目改善民生、扩宽就业、促进增收等多重功能,带动农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促进项目实施与群众发展的‘双向奔富’。”安居区发展改革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蒲巧说。